購物車 (0)  
親,您的購物車空空的喲~
去購物車結算

心理測驗:真能測出“我是誰”嗎

2022-08-28 09:48瀏覽數:5 

光明日報記者 楊 颯 光明日報通訊員 韓若萊


  “剛發現自己是ENTJ(一般指指揮官型人格),還非常典型”“本人ISFP(探險家型人格),想找個INTP(邏輯學家型人格)交朋友”……這一串由四個字母組成的“單詞”,不是什么“暗號”,而是風靡互聯網許久的“MBTI”人格類型,也是時下年輕人最新的“社交名片”。


  有機純牛奶(網名)是賬號MBTImemes的運營小編之一,她發現,“FP”(情感F+理解P型)人最容易較真,往往在評論區討論激烈的全是“FP”人。她透露,“‘INFP’(調停者型人格)比較敏感,不能隨便開玩笑?!蓖ㄟ^對MBTI的深度理解,她把MBTI當成一種社交話語,“了解之后可以跟別人有話題,遇到不認識的人可以不那么尷尬,同時也避免踩雷”。


  在許多人熱衷的星座、塔羅牌占卜之后,“你是什么類型?”成為判斷人、分類人的又一方式。這些看起來讓人一頭霧水的字母真的能刻畫某類人嗎?為什么人們對心理測驗如此關注?心理測驗真的可以給我們的生活提供幫助嗎?一起來聽聽專家們怎么說。


  人格分類:易被貼標簽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全稱“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是一種人格類型理論模型,由美國作家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和她的母親凱瑟琳·庫克·布里格斯共同制定。


  模型以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劃分的8種心理類型為基礎,形成“注意力方向”“認知方式”“判斷方式”“生活方式”四個維度。每個維度包括兩個端點,即“外傾E(Extrovert)和內傾I(Introvert)”“理智T(Thinking)和情感F(Feeling)”“實感S(Sensing)和直覺N(Intuition)”“判斷J(Judgment)和理解P(Perceiving)”。四個維度組合起來,就是四個字母,代表著測試者的整體人格類型,最終得出16種人格類型。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師李同歸認為,MBTI在最近一段時間的流行,尤其在網絡時代成為年輕人之間社交的“噱頭”,得益于商業模式的推廣,“但MBTI在學術界一直存在巨大爭議??傮w來說,質疑它的聲音更大,其科學性一直存疑?!?/span>


  “作為一個科學的心理測量工具,它有一整套的客觀評價體系,比如測量的信度(測驗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效度(測驗工具是否測量到了真正所要測量的內容的程度)、常模(測驗系統的解釋標準,需要找一群有代表性的樣本進行施測,然后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才能確定)等等?!崩钔瑲w解釋道。


  “MBTI測試的信效度比較差,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撐,這是它沒有被科學界充分承認的主要原因?!敝袊茖W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表示,“MBTI把人分類型,類型和類型之間有較為突出的差別。在此情況下,就容易出現貼標簽的效應。這樣貼標簽可能限制了自己。每個人有很多種潛能,都不是一個測試能夠完全界定的,所以這個部分要慎重?!?/span>


  而對于MBTI測試成為“社交密碼”,陳祉妍認為,“用它來做一些交流,比如作為跟朋友交流,或作為社交、團隊互動的工具,我認為MBTI測試還是有其獨特的價值。因為這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人有不同的性格類型。人和人之間的差異不是‘我對你錯’‘你好我壞’的關系,而是在不同的情況下,每個類型都代表著不同的優勢。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對多樣性的理解和欣賞是較好的看人世百態的態度,同時年輕人希望通過測試去尋找自己,我認為這其實也是積極的心理需求?!?/span>


  回答“我是誰”:就像是照鏡子


  菜菜(網名)從小就喜歡玩“測測你是小說中的誰”“測測你是動畫中的誰”等小游戲,“明知道這是貼標簽,也不科學,但很好奇自己的那個標簽是什么”。甚至在一次考試前,菜菜也在網上測了“很多亂七八糟的占卜,比如‘測測你的9月運勢’之類”,希望為考試增添點信心,“結果好就心滿意足,結果不好就說這沒有科學依據?!?/span>


  為什么人們總是熱衷于這些看起來不那么靠譜的測試、占卜?在李同歸看來,正如要回答“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幾個終極問題一樣,人對自身的認識,一直是人們孜孜以求,力圖解釋清楚的問題。


  “人的心理是內隱的,不可能直接觀測得到,因此,不能像物理學那樣進行客觀的觀察,只能通過一些工具作為媒介進行推測。所以,占星學看星盤測運勢、塔羅牌占卜,甚至看手相、看面相,再補充一些模棱兩可的、似是而非的話語,能吸引人們的眼球也不足為奇?!崩钔瑲w表示,“認知心理學家們提出一個‘認知吝嗇鬼(Cognitive Miser)’假設,認為跟計算機類似,人類也是一個信息加工者。但是個體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短期內只能加工有限的信息。因此,人們通常會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便于我們盡快地做出決策。無疑地,把人簡單分成四類、八類、十六類,這種簡單易行的做法,就很容易受到人們的追捧?!?/span>


  李同歸舉例說,比如,古希臘時代,就有把人分成多血質(具有過多的血液,充滿活力和動力)、膽汁質(具有過多的黃膽汁,易激怒)、抑郁質(具有過多的黑膽汁,通常表現為憂郁和悲哀)、黏液質(具有過多的黏液,使人遲緩或懶惰)四種類型?!氨M管這一劃分的科學性還有待驗證,但它說明了氣質類型對人的行為風格的影響,也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span>


  陳祉妍認為,人要尋找自我同一性,也就是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霸诿绹睦韺W家愛利克·埃里克森看來,這是青少年階段的主體任務。但事實上現代社會人的心理成熟較晚,面對更復雜社會的時間也更晚,所以可能整個青年階段都在完成這個任務。人們特別喜歡得到關于這方面的反饋,就像是照鏡子,‘看看我到底美不美’。做測驗等這些行為,得到分數或者結果反饋,其實就是把它當成鏡子來對照,看能不能‘照’出自己不知道的內容,能否認定自己以往的認識,對現代人來說這樣的心理需求是始終存在的?!?/span>


  “但照鏡子的基礎來自生活,如果沒有跟同學一起活動,同學不可能給予對方準確的反饋;如果沒有去探索各個方面的興趣,就沒有人可以評價對方在哪方面有較多的特長和優勢。找尋自我非常重要的是通過學習或參與社會活動等進行嘗試和探索。測驗對有的人來說,它更像一塊比較平滑的鏡子,看得比較清晰,但對于有的人來說,本身對自己的了解不夠,在這種情況下,所做測驗的信息量也比較低。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所以肯定不能僅憑一個測試,哪怕是比較科學的測驗,就判定這個人一定是怎樣的?!标愳礤f。


  心理測驗:探索自我的工具


  了解真實的自我和處理與他人的關系,不僅是每個普通人的需求,也是心理學家們一直追求答案的課題??茖W的心理測驗就是對自我進行探索的一種方法?;诖罅繉嶒灁祿男睦頊y驗,信效度高,可以為個體的健康發展和組織的效率提升提供科學的工具。


  從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提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兒童智力測驗”作為標志,100多年來,心理測驗的理論和技術越來越完善,出現了許多涵蓋個體能力、人格類型等方面的測評工具。李同歸介紹,以人格測驗為例,比較著名的有“大五”人格測驗,還有明尼蘇達多相人格調查問卷(MMPI)、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還有我國王登峰等人編制的中國人人格問卷(QZPS)。這些測評工具,都有相應的理論基礎,還有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學術論文,介紹這些工具的心理測量學指標。


  李同歸長期從事心理測量方面的工作。近20年來,李同歸所在團隊在對用人單位人員進行“行為事件訪談”的基礎上,構建了優秀公務員的勝任力模型,包括人格特質(Personality)、角色和自我效能(Role and Self-efficacy)、創新能力(Innovation)、社會技能(Social Skill)、動機和心理健康(Motivation and Mental Health)五個維度,簡稱為PKU-PRISM模型?!霸诖嘶A上,我們編制了一套測試系統,一直運用在用人單位招考中,并追蹤其效度,目前得到的數據表明,這套系統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等心理測量學指標。這些都為用人單位把好入口關提供了客觀、科學的標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span>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醫師李一花介紹,心理測驗在臨床上也是用以診斷病人病情的輔助手段,“不過,常用的抑郁、焦慮測驗,其結果只代表一種傾向,不能代表診斷結果?!迸R床診斷常用的是國際ICD-10(《疾病及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和美國精神障礙診斷標準5(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第5版)》〔DSM-5〕)。


  李一花發現,就診病人里掌握心理學知識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對自我的剖析也越來越深入。隨著社會的接受度和開放度的提高,患者不再忌諱談論自己的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識別率、轉診率都增加,醫生能夠更加及時準確地識別出患者的心理問題,從而對癥治療。中小學設置專門的心理輔導員,定期為學生提供免費心理測驗和篩查。學校里越來越強調心理健康,告訴孩子們如果遇到煩惱,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靶睦韺W可以幫助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抗壓能力,了解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等等,幫助我們合理化解人際關系中的沖突?!崩钜换ㄕf。


  李同歸最后補充道,人對自身的認識往往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人的一生其實是在不斷地探索自然、認識自身??茖W的心理測驗對于個人的自我認識(了解自己的能力傾向、氣質特點、性格類型、興趣愛好、管理潛能等等)、個人的職業選擇、個人潛能的開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13日 07版)


聯系我們

微信圖片_20211110164156.png

服務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