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樂國都—鐵打的均州古城2020-10-31 20:19瀏覽數:141次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滄浪歌》 滄浪洲濕地公園 攝影:裴建丹 全國關于滄浪的地名很多 究其淵源 大多離不開兩個人 孔子和屈原 孔子曾遇到過一個小孩 聽到他唱: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span> 而后教導弟子: “清斯濯纓; 濁斯濯足矣。 自取之也。” 滄浪歌是一首避世之曲 也是當時許多智者的選擇 孔子卻周游列國、四處奔波 因為路是自己選的 “自取之也” 我們還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雙鞋子罷,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斞浮冻鲫P》 屈原遇到的則是一個漁夫 他在《漁父》中寫道:“ 漁父莞爾而笑, 鼓枻而去, 乃歌曰:‘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span> 遂去, 不復與言。” 我們試想 一個人對你 莞爾而笑 卻 不理你 然后 哼著歌走開 這人是不是很欠打 圖片源自網絡 屈原何等樣人 平時高冷無比,誰都沒我酷 想罵街時隨便就是一部《離騷》 但這人居然笑我 他哪里來的自信啊 雖然歷史是由孔夫子、屈大夫、諸葛武侯 這些勤勤懇懇改變世界的人書寫的 但免不了身邊總有幾個賤兮兮的 高人笑話他們 這種迷之自信的優越感 搞得連李白也想學: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就是道士們特有的那種高冷和傲嬌 怕不是中了魯迅所言: 中國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 孔子和屈原所遇到的 怕都不是普通人 而是當時的隱者 他們所處的滄浪水畔 是一個充斥著道家思想的地方——均州 1939年均縣人王鈞拍攝的均州滄浪亭影像 《尚書·禹貢》中記載: “ 嶓冢導漾, 東流為漢。 又東為滄浪之水?!?/span> 在古代,丹水和淅水匯合后被稱作均水,均水入漢水的地方叫均口,秦置武當縣,因境內武當山得名,隋開皇五年(585年)改為均州,因境內均水而得名。 均州又叫“三陽腹地”(鄖陽、襄陽、南陽),就是連接“三陽”的中心地區。因城墻厚實,固若金湯,還有“鐵打的均州,紙糊的鄖陽”的美譽。 (鄖陽在設府城之前隸屬均州,城市規模較小。1476年設府后轄均州等六縣,并擴建了府城,遂成為易守難功的“福城”) 伴隨著武當、漢水和楚國的道家思想,均州城走過了千百年……在明朝,均州成了皇家的選擇,隱逸的均州也迎來了它的輝煌時刻。 朱棣 明永樂四年(1406年),在北京起兵并通過“靖難之役”奪得天下的永樂大帝,開始建設北京紫禁城,動用工匠約30萬人,永樂二十年(1421年)朱棣由南京正式遷都北京。 紫禁城 與此同時,從永樂十年(1412年)開始到1424年的13年間,朱棣命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沐昕和工部侍郎郭璡等。率30萬工匠進駐武當山。建成從均州城內的靜樂宮到天柱峰金頂,綿延70公里、關聯完整、雄偉壯觀的33處建筑群,計殿堂廟宇2萬多間,占地160萬平方米,超過故宮72萬平方米的一倍以上,構成龐大的道教建筑群。形成蔚為大觀的“北建故宮、南修武當”的氣勢。其中朱棣為真武大帝在人間修建的“玉京”被稱作“紫金城” 紫金城 武當山古建筑群 武當山紫霄宮 古建筑群的營造依據真武出生、修煉、成仙的傳說而修建,其中作為真武出生地的凈樂宮,為武當山九宮八觀之首,位于古均州城內正北部,規模最大,其占地面積大小。據徐霞客云:“踞城之半”老均州也流傳著“一座凈樂宮,半座均州城”的說法。 古均州圖 舊志載:“凈樂宮后有圣父母殿、東有紫云亭。凈樂宮原有東、西二宮,西宮后側為御花園。尚有齋堂、浴堂、神廚、道房、配房、皇經堂、東西龜馱御碑亭、常平倉、更衣亭”等單元建筑,均為明代建筑。宮內原有殿堂,廊廡,亭閣及道舍等建筑五百二十余間,四周紅墻碧瓦環繞,宮內重重殿宇,巍峨高聳,層層院落,寬闊幽深,環境幽雅,宛如仙宮。明、清名人游記中,把凈樂宮描繪成皇帝居所,氣勢近似于北京故宮,故有小故宮之稱?!?/span> 然而就是這么一座傾注了那么多工匠心血的宮觀,伴隨著丹江口庫區的修建和古均州城一同沉入了水底……時至今日,也只能從文字和復建的建筑中,回想當年的風貌了…… 均州老街力圖還原真實古均州原貌,高低錯落、廊橋、翹沿、白墻、灰瓦與枋木柱廊,仿佛回到那悠久的古均州街道。 復建后的靜樂宮 這尊大石龜是凈樂宮的鎮宮之寶,在凈樂宮有東西兩座碑亭,兩尊大石龜分別馱著兩塊巨型石碑,碑上刻有永樂皇帝當年為修建凈樂宮所下的圣旨,由于是皇帝親賜,因此身價自然是至高無上。 1958年漢江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古均州即將淹沒,遷徙至沙陀營,1963年時的面貌。 古均州圖 古均州南大街 巴西圖書館藏,俄國考察團1874年所攝的均州滄浪亭影像。文字介紹如下:“建于宋代(公元960—1279年)的滄浪亭,位于漢江陡岸,部分嵌在巖石中。中國湖北省,1874年?!?/span>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曾經降生北方水神真武大帝凈樂國 如今變成了中國水都丹江口市 為了讓著一江清水福澤更多黎民 均州城最終還是隱沒在了滄浪之水之下 功遂身退的道家精神 卻將在武當之巔發揚光大, 惠及天下,永世長存! 本文來源于漢丹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