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我們為什么要讀書2020-09-27 16:51瀏覽數:120次
同學們從小到大應該經常聽說要讀書,那我想問問各位,我們為什么要讀書呢? 羅翔 很多人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因為讀書能獲得知識??!讀書能找到工作??! 我(羅翔,下同)也不能說這是錯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人所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這句話是誰說的? 這是一位皇帝說的,宋真宗,皇帝說的。 但是各位會發現,如果你讀書的目的只是這樣一種功利性目的的話,那你接受到的就一定是一種成功主義的價值觀。 其實我們會發現這個社會彌漫的都是成功主義的價值觀,你要成功,你要出名,你要吃得苦中苦,吃得苦中苦的目的是成為人上人。 成功主義將成功作為評估一切價值的依據 但大家請注意,如果讀書的目的只是為了成功,其實很多書是沒有必要讀的 你學習法律就天天讀法條就可以了嘛,還需要讀莎士比亞嗎?還需要讀論法的精神嗎?沒必要??!你的目的就是成功嘛,多讀讀成功學不就得了嗎。 的的確確,各大暢銷書基本上都是成功學的雞湯類讀物。 所以各位請注意,我們讀書的目的有兩種,我不否定有功利性的目的,很多同學要準備高考,準備其他考試,有功利性的讀書,但是更重要的一種讀書是非功利性的讀書 因為只有非功利性的讀書,你才能夠抵制成功主義的讀書,你才能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命定,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失敗。 很多時候,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輝煌的時候有多么風光,關鍵在于你在挫折的時候,低迷的時候,你是不是依然有勇氣繼續前行。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依然要進行非功利性的閱讀,因為只有非功利性的閱讀,才能夠給我們真正的人生勇氣去面對人生的大風大浪 非功利性的閱讀,才能讓我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培養我們的謙卑。 其實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閱讀具有一種悖論性: 我們因為無知才去閱讀,而我們越閱讀,我們越承認自己的無知 就像蘇格拉底所說的,承認自己的無知乃是開啟智慧的大門。 這個世界不缺聰明人,缺的是有智慧的人。 就像《無問西東》所說的,我們不需要完美,我們需要的,是否能從心底發出的勇敢、正直、真心和勇氣。 世界上聰明人很多,但聰明的不一定是智慧的 一個智慧的人,一定是一個謙卑的人,承認自己的無知。 我非常喜歡《魔鬼代言人》,因為這部影片讓我真正的知道我們這一生要對抗的就是“虛榮”和“虛空” 虛榮和虛空它是不斷周而循環的,一個虛無的人會尋找虛空,一個虛空地人會不斷的虛無。 如果你不做這種非功利性的閱讀,你永遠無法培養你內心的這種智慧。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有如此多偉大的靈魂,我們要與他們對話,同時我們發現,這么多偉大的靈魂,他們的一生并不是平平順順的,他們會遭遇挫折,他們會遭遇苦難。如果他們會遭遇苦難,那為什么你就不能夠與你的苦難和解呢,為什么不能把苦難當做人生劇本,當作你必須演好的一個劇本。 我們要閱讀哲學,因為哲學可以培養我們的世界觀 什么叫哲學? 哲學叫“愛智慧”,所有的哲學說白了,都是在為人的死亡做預備 我們在座的每一位終將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要思考我們為什么要活在這個世界,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有沒有一種信念讓我們為之生而為之死。 有很多同學說,老師我讀書著讀著就忘了! 記住,讀書不是為了炫耀,讀書只是為了培養你的智慧 有那個同學記得昨天吃了什么?記得三天前吃的菜單是什么? 你記不住了,但這些東西都成為了你的養分,讀書也是這樣的。 我們很多時候好讀書不求甚解,我們并不需要記住那些精彩段落,我們只需要去讀,慢慢的就成為了我們的養分 我們需要與人類偉大的靈魂對話。 當然,我推薦一本書叫《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閱讀,你可以先讀一讀這本書。 如何去閱讀一本書?這本書后面也開列了大量的書單,讓你和人類偉大的靈魂去對話。 我們的閱讀永遠不要只讀自己喜歡讀的,我們要讀挑戰我們的書籍。 如果一本書不能夠挑戰我們,我們為什么要讀它? 如果一本書不能夠挑戰我們,我們如何去走出自己的狹隘,自己的偏見? 所以卡夫卡說:一本書就像一把利斧,劈開我們冰封的內心。你準備好了嗎?跟人類偉大的靈魂對話,用他的利斧劈開你那冰冷傲慢自戀與自憐的內心。 下一篇: 與孩子建立良好關系的42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