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14 自然后果2019-06-07 10:05瀏覽數:69次
大家好!每周四晚相約水都家長大講堂,我是講師計霞。今天是2018年3月22日,今天是我們網絡微課的第14次課程,要給大家講的正面管教工具是自然后果。
相信很多家長經常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回來對你抱怨說:“媽媽,我不想做作業?!碑斘覀兟牭竭@個的時候,也許是我們家長最頭痛的,這也引出了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工具——自然后果。 想問問大家當你的孩子大聲說“媽媽,我不想做作業?!?,大家處理的方法會有哪些呢?比如:大聲呵斥“不可能的,你必須完成作業!否則的話怎樣怎樣……”好像常見的方法就是懲罰。 或者也有一些家長會這樣處理:“哦,寶貝你今天不想做作業啊,但是如果今天你完成了作業,媽媽就會獎勵你什么什么,寶貝是最棒的!”我相信大多數時候,孩子會為了這個獎勵去做作業。 那么講到這里,其實我要講的部分就是:教會父母們如何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也就是自然后果在我們正面管教中的力量。
剛才的案例我們看到,當孩子說不想做作業,有些父母可能是暴跳如雷來個懲罰。在我們正面管教的對比里面,我們都感覺到只要你懲罰孩子,效果肯定是立竿見影的,但是它只會起到短期的效果,而且一些問題還會反復地去發作,因為懲罰會給孩子帶來懷疑、羞恥感想報復,他是不會心服口服的。 但是如果你給孩子的是獎勵的話,比如:如果你做完作業媽媽會給你吃個冰淇淋。這樣雖然孩子的錯誤行為會馬上壓制,但是孩子知道了怎么來操縱父母,他一做作業就會給你來講條件,這也是很多父母頭痛的部分。而且他會給你討價還價,還會威脅父母,如果你今天不給我買什么,我就怎么樣怎么樣。所以,這也是獎勵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后果 在懲罰和獎勵的這個部分里面,我們能夠充分感覺到它的弊是大于利的,因為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不是平等的,我們是缺乏尊重。所以感覺好了孩子才會去改變,感覺不好孩子就會心懷各種的“詭計”。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看正面管教的自然后果。關注解決方案,是我們下幾期的內容。
什么是自然后果?顧名思義就是由行為所帶來的,自然而然發生的后果,其中沒有刻意的干預。 比如說:天冷了,媽媽說“我們要出門,今天你得多穿件衣服?!?/span> 孩子說:“不嘛不嘛,我很熱,我不想多穿衣服?!?/span> 媽媽就要告訴他:“這是你的選擇,一會兒出去了,如果天氣冷了,媽媽是不會給你提供衣服的。你想清楚了嗎?”孩子說:“可以?!?/span> 那么當你帶孩子出去的時候,天氣涼下來,孩子吵鬧著說:“媽媽我冷!”這個時候我們拒絕給他提供衣服,這樣一個結果就是讓孩子承擔由這個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后果。
自然后果是什么,在我們的正面管教工具卡里是這樣說:“孩子通過體驗選擇的自然后果來發展適應性和能力?!彼约鹤隽诉x擇,他就要知道他自己要承擔什么。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不要說“看吧,后悔了吧”或者是羞辱孩子,避免說教成“我告訴過你”,但是我們一定要共情:“你全身都濕透了,一定很不舒服吧?!弊尯⒆尤ジ惺堋芭?,是啊,這是我的選擇?!?/span> 我們要安慰他而非解救他“媽媽把衣服脫給你穿?!笨梢园参克骸耙幌磦€熱水澡可能有幫助?!边€要學會認同感受:“嗯,聽上去是很尷尬哦?!钡悄憔偷贸袚@個結果。比如說不完成作業,被老師叫到講臺上站著。 你可以說:“嗯,聽你這樣說那個時候是很尷尬哦?!蔽覀冞€要認同他的感受“你一定很不舒服吧,一定很不自在吧?那么媽媽抱抱你吧”可以安慰但不是解救,讓孩子感覺到這樣一個自然后果是他自己應當承擔的。
現在我們來看自然后果的幾個例子: 我們先來看這樣的行為,下雨時,孩子拒絕穿雨衣或打雨傘。我們知道這樣的行為我們迎來的自然后果就是,孩子可能會被淋濕,可能會生??;而像孩子今晚不想做作業的行為,自然后果就是第二天沒作業交,明天會被老師罰;孩子不肯刷牙,自然后果就是孩子有可能長蛀牙;而孩子喜歡揉眼睛,自然后果就是眼睛發炎,可能會得紅眼??;孩子不注意讀書寫字姿勢,自然后果就是有可能會近視或眼睛痛;孩子對待朋友太蠻橫,自然后果就是朋友們將會一個一個地遠離他。 所以我們要懂得自然后果對孩子的教育意義,而不是去幫孩子掩蓋他所選擇的這個行為的后果,這是我們幫助孩子最終找到自己的掌控感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自然后果有四個原則:第一、要事先提醒:比如說“媽媽,我今天不想打傘,我覺得打傘太不方便了?!蔽覀兛梢院蜕频奶嵝选斑@樣會淋濕的,你知道嗎?”但不要嘮叨“哎呀,你不打傘就會淋濕的就會生病,一生病就給媽媽找麻煩怎樣怎樣,快點拿著傘,怎么這么大了還不聽話呢”巴拉巴拉一大堆。 第二,要給孩子時間、空間和自由:就是說如果他們選擇了,他們必須要有時間、空間和自由去接受和體會自然后果帶來的負面感覺。比如孩子很冷,在那里哆嗦,沒穿厚衣服。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我看到你很冷很不舒服吧,這樣只能回去洗個熱水澡了?!被蛘呖梢哉J可他的感受“這樣一定是很不舒服的,對吧?”要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是理解孩子的,但是媽媽是不會為他掩蓋他行為后面的這個后果。 第三個原則,要給孩子理解和重視孩子的感受:在自然后果發生后表達共情而不是去羞辱他“看吧,媽媽說的話準不準???你看你多不聽話,現在好了吧!”所以,共情、認同感受這是我們需要做到的。 第四,要給孩子愛和信任:他很冷,我們可以對孩子說:“我相信你能處理的?!彼杂行r候,孩子在外面衣服穿少了,我們可以不提供給他自己的衣服,但是我們可以挨近孩子一點,讓他靠著我一下,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去承擔這個后果的代價。
自然后果還需要注意兩個不要: 第一個不要:不要說教或說出:“我早就告訴過你,誰讓你不聽話啦!”這是一種羞辱。 當孩子犯錯時,通常會感到很糟或內疚,如果說教,就反而會消弱體驗自然后果的學習,因為孩子停止了體驗,開始沉浸其中并進行了防衛。他準備的是向你反擊,他會記恨你一輩子,這就失去了一個教育結果。在這里不要說教,共情就好。 第二個不要:不要“救”孩子或替孩子解決問題。 沒穿衣服就沒穿衣服,但是不要脫衣服給他,或者不要再買一件衣服給他,感冒了就感冒了。我們沒有權利替孩子承擔責任,也沒有權利替他們收拾殘局。也許其他媽媽會覺得我們是一個很狠心的媽媽,甚至如果是三代同堂的家庭里,這會造成老人和家長之間的爭執,在這部分里面我們也能讓孩子感覺到我們是能理解你的,但是媽媽無能為力,因為這是你的自然后果。
也有一些情況是不適用自然后果的: 比如說當孩子身陷危險時:我們說用于幼小孩子的三大法寶:就是說面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你不可能用自然后果去約束他的,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監督好他,保護好他,轉移他的注意力、轉移孩子的行為。當孩子說:“媽媽媽媽,我要到池塘邊玩?!?,你可以說:“你看,那邊在賣小魚,我們去看小魚好嗎?”來轉移孩子的行為和注意力來管理他。因為幼小的孩子你不可能給他解釋清楚,這個時候媽媽直接用轉移的方式就可以幫他處理掉危險。 還有一種不適用的情況就是當自然后果影響到他人權利時,比如說孩子不顧一切地在電影院里大聲吵鬧,大聲的講話吃東西,這些影響到他人的權利時,我們就不要讓孩子去承擔自然后果,因為這個自然后果會影響到他人,所以這個時候還是需要我們去解決。 另一種不適用的情況,孩子不認為行為造成問題,卻會影響孩子健康時。大家要記住安全很重要,健康也很重要。不能說為了讓孩子學會承擔后果,我把孩子丟在冰窟窿里面都是可以的,要知道這是很危險的。 所以在孩子承擔自然后果這個問題上,我們要把握好“度”,避免“救”孩子或直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可以選擇啟發式提問(你可以嘗試一下做些什么呢?)、有限選擇(媽媽這里有兩個方案,你可以怎么選擇呢?)、積極暫停(那你先去冷靜一下,想想我們到底要不要做作業呢?)等正面管教工具。在環環相扣的正面管教工具里,我們收獲的是一個自信滿滿的孩子。
最后,自然后果的重點就是兩個不要和四個要,不要說教或說出“我早就告訴過你”,不要“救”孩子或替孩子解決問題。要事先提醒,要給孩子時間、空間和自由,要給孩子理解和重視孩子的感受,要給孩子愛和信任。
“自然后果”課后練習 自然后果的事件 當時的情景是怎樣?孩子做了什么? 你的反應是怎樣? 孩子的反應是怎樣? 后果是怎樣? 接下來孩子的變化是怎樣?
好的,關于自然后果我們今天就講到這里,下次課程我們來講暗號或手勢。感謝大家的陪伴,大家晚安! 上一篇: 正面管教15 暗號和手勢
下一篇: 正面管教13 慣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