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的常見誤解2018-11-13 22:02瀏覽數:18次
一、 如果我去心理咨詢,我的秘密會暴露嗎? 很多同學擔心自己和咨詢老師說的話會不會被別人知道。除非涉及生命安全,心理咨詢老師會嚴格遵守保密原則,遵守職業倫理,不會對任何人說起咨詢內容。保密原則是心理咨詢的重要準則,也是心理咨詢師的職業道德。所有的個案記錄也將嚴格保密處理。
二、 心理咨詢會有用嗎? 心理咨詢的效果不但取決于咨詢方法本身,也和來訪者的期望,咨詢關系等諸多因素有關,有積極改變期望的人,咨詢效果往往最好。
三、去心理咨詢是不是意味著心理有??? 尋求心理咨詢的人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在某個階段遭遇某些方面(如讀書考學、婚戀情感、職業發展、人際關系等)的不順、挫折或打擊,由此而產生相應的困惑、煩惱和痛苦。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正常人生活的一部分,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是他們尋求心理咨詢的主要動機。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有嚴重心理問題的人往往不認為自己有心理問題,而不會去尋求心理咨詢或治療。他們可能會認為是其他有問題如人格障礙患者,他們可能因為具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把幻想當成現實,對自己的癥狀缺乏自制力。精神病患者都不會認為自己有問題。
四、心理咨詢就是找人聊天嗎? 談話是心理咨詢的主要形式,并不是一般意義的聊天。心理咨詢的談話可以分為以診斷求助者心理問題為目的攝入性談話,和以糾正求助者錯誤認知觀念為目的的咨詢性談話。它和漫無目的的聊天有本質的不同。 除了談話以外,心理咨詢還有其他方法和手段比如心理測驗、音樂干預、繪畫干預、角色扮演、團體活動等形式。 可見,聊天既不是心理咨詢的表象,也不是心理咨詢的本質。
五、心理咨詢就是給人建議嗎? 心理咨詢工作的基本理念是“助人自助”。 通過心理咨詢過程,糾正求助者錯誤地認識觀念和提高求助者的認識能力,透過求助者自身認識和觀念的改變來協助求助者解決問題。心理咨詢工作者的一個信條是“每個人都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求助者的問題只有求助者有能力、有資源來解決,而求助者的能力和資源只有求助者自己最了解,因此解決問題的方法主要靠求助者自己發現。 心理咨詢的目標并不是給求助者提建議,而是讓求助者看到自己的問題,認識到自己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咨詢師的任務是引導求助者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上一篇: 心理咨詢師寫給來訪者的一封信
下一篇: 接待工作準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