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老師就是善待孩子的未來2018-03-24 16:44瀏覽數:19次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 從近年來不少報道來看,出現了“學生告狀回回對”“家長鬧學?;鼗刳A”的現象,這是對教師最起碼教育權力的削弱,也是對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的諷刺,更是對依法治教的挑戰。 這些放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根本就不是事的事,現如今卻成了大事,成了家長投訴的理由。使很多老師都不愿當班主任了,使很多老師都有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戒備之心,對“特殊學生”老師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教師這種自我保護,是教育的無耐,社會的悲哀,更是對孩子未來的肆意消費。 非議老師是對孩子學習興趣的敗壞。有的家長時常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的不是,甚至貶損老師,這是比較愚蠢的做法,會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家長是孩子最信任的人,試想,孩子聽到家長說某某老師這不好、那不行,孩子會是怎樣的心理?如果孩子本來就不太喜歡這門課的話,他為更加的不喜歡找到了理由,因為我爸爸媽媽說這位老師不行,所以我學不好是老師的原因。由此可見,孩子偏科很多時候并不是老師真的不好,而是家長沒有“口德”造成的。 看看有智慧的家長是怎么做的:一位初中生物老師,在一堂植物課上,遇到某位學生拿來的一種植物,老師說自己不知道這種植物的名字,很謙虛地讓班上的一名同學拿回家讓植物學博士的爸爸幫忙鑒定一下。孩子把植物拿回家,告訴事情經過,爸爸聽后思考片刻告訴孩子說:“孩子,老師不是認識,分明是老師在考驗爸爸,明天到了學校,老師一定會告訴你這種植物叫什么名字?!钡诙靵淼綄W校,老師果然告訴孩子這種植物叫什么名字了。其實,昨天晚上,孩子的爸爸已經和老師進行了電話溝通,告訴了老師植物的名字,并讓老師這樣做的。 這位爸爸的聰明之處在于,他不但保護了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尊嚴,而且更重要的是保護了自己的利益,孩子今后的學習。試想,這位爸爸如果看到植物后直接告訴孩子這種植物叫什么,甚至再把老師貶損一頓,效果又會如何呢?孩子當然認為博士爸爸就是厲害,老師太笨了,連個小草都不認識,他自然就會看不起老師,從今以后,這位老師的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非禮老師是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阻礙。教師在管教學生時,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偏頗和瑕疵,如果家長過分追究這些不足,不分青紅皂白的找老師的麻煩,甚至逼著老師向學生下跪,讓學?;蚶蠋熧r錢。表面上家長“贏了”,但實際上這恰恰是孩子“輸”的開始。這一跪老師的心涼了,老師的愛沒了;這些錢是花的孩子未來的錢,是在消耗孩子的前途啊。因為老師知道這個家長不好惹,從此就不會再過問孩子的事了,其他同學也知道某某同學的家長難纏,都不和你的孩子玩了,孩子得到了點“賠償”,失去了老師、同學的關愛和幫助,其發展肯定會受到影響,這個賬一定要算明白。 日本家長在處理孩子問題上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日本,孩子犯了錯誤,不論責任在誰,家長都要向老師道歉,認為是因為自己失職,給老師和學校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家長首先承擔責任,進而反思對孩子教育的不足,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我們的古訓“子不教父之過”日本家長做到了,我們的很多家長并沒有做到。 善待老師就是善待孩子的未來。親其師,信其道。孩子在學校心情80%以上的因素與教師相關,喜歡老師是教育成功的心理基礎。由于喜歡這位老師,就喜歡他的課,愿意參加他組織的活動,樂意接受他布置的任何工作。反之,由于不喜歡這位老師,就不喜歡這位老師的課,不樂意接受這位老師教導,這位老師的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因此,家長要切記:善待我們的教師就是善待我們的孩子,關愛我們的教師就是關愛我們孩子的未來。在任何時候,家長都要幫助維護教師的形象和尊嚴,要堅決的站在老師這邊,和老師保持高度一致的教育立場,家校合力,我們的教育才能真正湊效。因為世界上有兩類人同時希望你的孩子好,那就是父母和老師。 (轉自蒲公英評論網 作者闞兆成 ) 上一篇: 教育的初心究竟是什么?
下一篇: 提升教育質量,尊師重教是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