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傳統習俗大盤點 祭灶沐浴吃糖瓜小年是我國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小年不同地區時間各有所異,相同的是都被視為過年的開端,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今天(2月1日)是農歷臘月二十三,也是北方的小年,南方多在臘月二十四。為迎接小年的到來,都有哪些習俗呢? 吃餃子。一到臘月北方就開始各種吃餃子了。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餃子。大概也是因為餃子可以放許多菜,制作起來省事,而且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熱乎乎的餃子,其樂融融的樣子更有年味兒一些吧。 吃糖瓜。小年,大年的伙伴,曾化身神龜為大禹敬獻洛書。每年除夕過后,大年都會回到它的居住地北斗七星宮閉關積蓄吉祥能量,直到除夕夜(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每年臘月二十三日的時候,它都會派小年先到人間,看看都有哪些人需要吉祥能量的補充,為它通報情況。小年愛吃灶糖,于是人們為了小年和灶王爺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國人過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祭灶。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 貼窗花。過了臘月二十三,便離春節很近了,挨家挨戶就開始裝飾自己的家里忙起來。窗花一般農村的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帶著孫子孫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貼上,而在城市大多數都是去買窗花。 貼春聯。有的地區是大年三十才貼春聯,但是很多地方小年就開始了,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農村一般都會請村里寫字比較好的人來書寫春聯,也有自己家寫春聯的,用最普通的紅紙黑毛筆,簡樸但卻并不缺少年味。 婚嫁。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小年傳統習俗大盤點祭灶沐浴吃糖瓜 上一篇: 羋字的秘密
下一篇: 春節民俗:臘月二十四“掃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