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睡眠干預可減少社會偏見與歧視密碼:cpsylabCom 新華網華盛頓5月28日電(記者林小春)我們能通過學習消除有關性別與種族的偏見乃至歧視嗎?美國《科學》雜志28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并認為睡個好覺是成功的關鍵。 研究第一作者、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后胡曉晴對新華社記者解釋說,研究顯示在受試者參加反偏見學習后,進行睡眠干預有助鞏固學習效果,且睡眠質量越高,鞏固效果越好,越有利于消除偏見。這項研究成果為減少社會偏見與歧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策略。 胡曉晴說,雖然現代社會越來越追求平等,但社會偏見仍無處不在,如最近美國執法人員對少數族裔的暴力執法,還有工作招聘中對女性應聘者的歧視等,這些偏見對個人和社會都有危害。由于以往的研究發現睡眠干預能鞏固學習效果,就想到研究用這種方法能否減少種族歧視和性別偏見。 在新研究中,參與者首先被要求進行一些反偏見的學習。例如,一般的性別偏見是女性應該學習文科而不是理科,女性不適合科學研究等,但反偏見學習通過一系列設計把女性和科學研究聯系在一起。在進行反偏見學習的同時,研究人員給參與者播放一個特別的聲音片段,目的是在這個聲音和反偏見學習間建立牢固的聯系。 隨后,參與者午睡一個半小時,當腦電波顯示他們進入深度睡眠時,研究人員重復播放之前與反偏見學習聯系在一起的聲音。因為這個聲音很輕,所以不會擾醒參與者。之前有研究顯示即使在睡著時大腦也可以處理外界的味道、聲音等感官刺激,研究人員因此猜測在睡眠中播放聲音也會重新激活與聲音相關聯的反偏見學習,從而在睡眠中鞏固學習效果。 正如研究人員所認為的那樣,測試顯示,在深度睡眠中重新激活反偏見學習后,該偏見相比于午睡前減少了50%。即使在一周后重新測試,效果依然很明顯。此外,在播放聲音加強反偏見學習的前提下,睡眠的質量越好,偏見減少得越多。 “這個結果的確非常令人吃驚,”胡曉晴說,“我們一般認為社會偏見是非常難以改變的,而社會文明的進步、發展和逐步開放意味著我們必須和各種社會偏見斗爭。我們的新發現給解決這一重要的社會心理學問題開辟了一個嶄新的方向?!?/p> 上一篇: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